新華網西安11月15日電(李春科)為了更好地守護黃河母親河,在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艷寧教授的帶領下,西北工業大學一批青年師生組成“黃河天下”團隊,近年來積極探索黃河水文與人工智能學科交叉融合之路,初步建立了徑流智能預報算法體系,在黃河流域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西工大“黃河天下”團隊與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全方位深度合作,團隊數十人堅守初心使命、攻堅克難,歷時幾年躬身實地考察,背著設備穿過溝壑縱橫的祖厲河,走過寒風刺骨的寧蒙河段,到過岸陡林稀的涇河支流。
通過整理近50年的水文年鑒,團隊對黃河徑流觀測值等重要水文數據實現電子化,并匯編了土壤、土地覆蓋率、氣候、地形及地質等多種要素,建立完成了覆蓋102個站點、具有15個動態屬性、127個靜態屬性的黃河流域水文大數據。
有了大數據作為基石,團隊開始攻克徑流預測算法模型難題。他們創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因果耦合的單站點智能預測模型、站點群智能預測模型及歷史資料缺失條件下的智能預測模型,實現對黃河流域關鍵水文站的徑流預測,大幅提升了預測精度和預見期,不斷在這一領域取得新突破。目前,團隊的科研成果已在黃河上下游多個重要水文站得到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糾錯】
【責任編輯:張思思
】